最近我們仔細研究了我們的 如何升級 SSD 固件頁面,添加了幾個指南並更新了一些其他指南,以便讓消費者了解如何完成一個可能因品牌而異的過程。 一些 SSD 製造商在客戶端中提供固件更新,只需單擊一個按鈕即可下載和更新您的 SSD,它們甚至可能包括一些額外功能,例如磁盤克隆、安全擦除、驅動器優化等。另一方面,其他一些提供了一種更簡單的方法,自動化程度要低得多,並且需要用戶從非常特定的位置下載文件,將其刻錄到光學介質上並讓系統引導到它。
最近我們仔細研究了我們的 如何升級 SSD 固件頁面,添加了幾個指南並更新了一些其他指南,以便讓消費者了解如何完成一個可能因品牌而異的過程。 一些 SSD 製造商在客戶端中提供固件更新,只需單擊一個按鈕即可下載和更新您的 SSD,它們甚至可能包括一些額外功能,例如磁盤克隆、安全擦除、驅動器優化等。另一方面,其他一些提供了一種更簡單的方法,自動化程度要低得多,並且需要用戶從非常特定的位置下載文件,將其刻錄到光學介質上並讓系統引導到它。
對固件更新工具進行排名,我們查看了 9 家 SSD 製造商——來自我們列表中的那些 重要的品牌. 有幾個因素幫助我們得出最佳更新工具的結論,但這些考慮因素是最重要的:
- 是否有專門的固件升級工具,或者我們是否必須刻錄到光盤或使用 U 盤?
- 我們是否必須下載單獨的固件文件並將它們加載到安裝程序中,或者該過程是自動化的並在應用程序中處理?
- GUI 的直觀性如何?
- 提供了哪些額外功能(如果有)?
考慮到這些要點,我們得出了四個等級,包括 9 個重要品牌。 請注意,Seagate 在消費者 SSD 領域相對較新,未包括在內,因為它尚未發布消費者固件更新。
一級
Samsung Intel英特爾 提供最完整的固件更新工具,通過提供設計精良的 GUI 超越其他 SSD 品牌,這些 GUI 非常直觀,提供的功能遠遠超過更新工具的預期。 對於三星來說,這是因為他們的工具嵌入了公司的 三星魔術師軟件 它實際上是一個管理套件,用於調整和優化 SSD、配置性能設置和評估 SSD 的健康狀況。 我們還為三星提供了主要風格點,它提供了最具視覺吸引力的 GUI。 相比之下,英特爾也提供了一款佈局流暢、易用性極佳的客戶端。 用戶還可以訪問旨在提高 SSD 性能和監控健康狀況的功能 – 更不用說用於擦除驅動器的安全擦除功能。 與三星的工具一樣,英特爾的工具同樣會自動查找更新,用戶在找到合適的支持站點後不必去下載固件。
TIER 2
雖然不像第 1 層客戶那樣在視覺上令人驚嘆,而且附加功能也略有減少, SanDisk公司, OCZ 海盜 提供比第 3 層更新程序更簡化流程的應用程序,通常也提供額外的功能。 它們的整體功能大大領先於第 3 層和第 4 層。例如,對於所有第 2 層更新程序,應用程序會為用戶找到最新更新,這意味著他們不必在其 SSD 品牌的支持站點上查找文件並在客戶端中手動選擇它們。 該功能連同流暢的佈局(即使是基本的)使 SanDisk 在第 2 層中佔有一席之地。OCZ 和 Corsair 的應用程序也做到了這一點,並且它們更進一步,提供了一系列附加功能,例如安全擦除、SMART 和 TRIM 管理等。它們並沒有完全體現出三星和英特爾客戶功能的整體改進,但它們遠不止被貼上“可服務”的標籤。
TIER 3
OWC的 金士頓 兩者都使用標準的基於 SandForce 的客戶端,這已經足夠了,但不提供任何額外的功能。 這兩個客戶端幾乎相同,因此我們將同步討論它們。 兩者都要求用戶下載客戶端並找到要下載的固件更新(或包含所需更新的一組更新)。 此外,它們都顯示連接的 SSD,使用戶能夠單擊、查找更新並安裝它。 客戶端不包括其他功能,它們各自的 GUI 是基本的,但話說回來,它們的實用格式很容易在其中工作。
TIER 4
客戶來自 關鍵 浦科特 完善我們評估過的固件更新工具,它們處於第 4 層,因為儘管它們確實完成了工作,但它們不提供直觀的應用程序,而且它們的過程在自動化方面提供的很少。 此外,用戶需要在其 SSD 品牌支持網站的下載部分找到他們的特定驅動器及其容量,以獲得他們的 SSD 所需的確切固件。 所有這些都迫使用戶花時間手動更新固件。 Crucial 和 Plextor 的方法都要求消費者將 ISO 文件刻錄到光學介質上。 許多用戶甚至可能沒有可刻錄媒體,而那些有的用戶可能不想花時間完成這個過程。 我們使用了另一種途徑,我們下載並使用了名為 通用USB安裝程序. 這讓您的 USB 閃存驅動器模仿光驅,使用戶能夠從它啟動以安裝固件更新。 不用說,這並不像打開客戶端並單擊更新那麼簡單。 我們能夠更新固件,但過程更加費力。
雖然許多 SSD 購買者將性能和成本視為主要的購買決策因素,但不應忽視易用性。 由於大多數 SSD 供應商每年提供多次固件更新,這些更新通常在性能或更正錯誤方面很有意義,因此驅動器管理的便利性可能會成為購買過程中越來越重要的部分,並將成為我們持續監控和更新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