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消費者 英特爾“Raptor Lake”第 13 代酷睿處理器發布

英特爾“Raptor Lake”第 13 代酷睿處理器發布

by 查爾斯·P·杰弗里斯
英特爾第 13 代 HX 級處理器

英特爾揭開了其最新 13th CES 2023 上的新一代“Raptor Lake”酷睿級處理器,包括一個 24 核筆記本電腦芯片和一個用於入門級筆記本電腦的新 N 系列芯片。

英特爾揭開了其最新 13th CES 2023 上的新一代“Raptor Lake”酷睿級處理器,包括一個 24 核筆記本電腦芯片和一個用於入門級筆記本電腦的新 N 系列芯片。

Raptor Lake 性能改進

Raptor Lake 是 Intel 13 的代號th 一代酷睿處理器。 與12相比th 新一代“Alder Lake”芯片,英特爾聲稱單核性能提升高達 11%,多核工作負載性能提升高達 34%。 (見我們的 榿木湖評論.) 大多數性能改進源於增加的核心數量和更高的時鐘速度,因為 Raptor Lake 在架構上非常接近 Alder Lake。

Intel 的 Core 產品線照例分為最高端的 Core i9 芯片,其次是發燒級的 Core i7,然後是主流的 Core i5,然後是入門級的 Core i3。 除了 Core i3 系列外,所有產品線都混合了 Performance 和 Efficient 內核; Core i3 只有性能核心。 (我們之前鏈接的 Alder Lake 評論解釋了混合架構的工作原理。)N 級是新的,不屬於 Core 系列; 它僅具有高效核心。

這些第 13 代酷睿處理器支持最新的無線技術,包括 Wi-Fi 6E、藍牙 5.2 和藍牙 LE 音頻。 它們支持多達四個 Thunderbolt 4 端口,用於高達 40Gbps 的外部連接。 一些芯片還配備了英特爾的全新 Iris Xe 顯卡。 部分芯片還配備了英特爾新的 Modius 視覺處理單元; Intel 是這樣描述的: “由於與 Microsoft 就其新的 Windows Studio Effects 進行了深度合作,專業級協作和流媒體所需的 AI 繁重任務可以卸載到 VPU,從而將 CPU 和 GPU 釋放出來用於其他工作負載或多任務處理。 “

英特爾 EVO 平台

新型 35 瓦和 65 瓦台式機芯片

僅有的13th 迄今為止發布的一代台式機酷睿芯片一直是發燒友K級機型。 正如預期的那樣,主流的 65 瓦芯片現在也加入了陣容。

一些指導方針:

  • 帶有 F 前綴的型號沒有集成顯卡,因此您需要將它們與專用顯卡配對。 沒有 F 前綴的型號具有 Intel UHD 770 集成顯卡(Core i5-13600 及更高版本)或 UHD 730(Core i5-13400 及更低版本)。
  • 酷睿 i3 和 i5 型號最高支持 DDR5-4800,而酷睿 i7 和 i9 可擴展至 DDR5-5600。 全部支持 DDR4-3200,最大內存為 128GB(DDR4 或 DDR5)。
處理器 核心 (P+E) P 核基礎/Turbo (GHz) E-Core 基礎/Turbo (GHz) 處理器基本功率 (W) 最大渦輪功率 價錢
i9-13900/i9-13900F 24(8 + 16) 32 2.0/5.6 1.5/4.2 65 219 $ 549 / 524
i7-13700/i7-13700F 16(8 + 8) 24 2.1/5.2 1.5/4.1 65 219 $ 384 / 359
I5-13600 14(6 + 8) 20 2.7/5.0 2.0/3.7 65 154 $255
I5-13500 14(6 + 8) 20 2.5/4.8 1.8/3.5 65 154 $232
i5-13400/i5-13400F 10(6 + 4) 16 2.5 / 4.6GHz 1.8 / 3.3GHz 65 148 $ 221 / 196
i3-13100/i3-13100F 4(4 + 0) 8 2.5 / 4.5GHz 不適用 60/58 89 $ 134 / 109

與 12 個相比,整個電路板都有明顯的時鐘速度顛簸th 一代芯片,主要見於睿頻。 例如, 核心i5-12600 擁有 4.8GHz 的 P-core Turbo,而 Core i5-13600 將其提升至 5.0GHz。 Core i5-13600 的 P 核基本頻率實際上更低,為 2.7GHz,而 Core i3.3-5 為 12600GHz,這主要是因為 Core i5-13600 也有 E 核。 唯一的12th 具有 E 核的 Core i5 代處理器是 K 級芯片,但所有 13th 一代酷睿 i5 芯片擁有它們。

與 12 相比,最大渦輪功率數字也有所增加th 一代芯片,所以期待 13th 一代人跑得更熱。 Core i5-12600 的功率為 117W,Core i5-13600 達到 154W。

還有 T 級酷睿台式機處理器,通常用於迷你 PC。 所有這些芯片都集成了圖形(Intel UHD 770 用於 Core i5-13500T 及更高版本,UHD 730 用於以下版本)。 與 65 瓦芯片一樣,所有芯片都支持 DDR4-3200。 Core i3 到 i5 最高支持 DDR5-4800,而 Core i7 和 i9 芯片最高支持 DDR5-5600。

處理器 核心 (P+E) P 核基礎/Turbo (GHz) E-Core 基礎/Turbo (GHz) 處理器基本功率 (W) 最大渦輪功率 價錢
I9-13900T 24(8 + 16) 32 1.1/5.3 0.8/3.9 35 106 $549
I7-13700T 16(8 + 8) 24 1.4/4.9 1.0/3.6 35 106 $384
I5-13600T 14(6 + 8) 20 1.8/4.8 1.3/3.4 35 92 $255
I5-13500T 14(6 + 8) 20 1.6/4.6 1.2/3.2 35 92 $232
I5-13400T 10(6 + 4) 16 1.3/4.4 1.0/3.0 35 82 $221
I3-13100T 4(4 + 0) 8 2.5/4.2 不適用 35 69 $134

T 級芯片的較低基本功率(相對於 65 瓦及更高功率的芯片)嚴重限制了它們的 P 核和 E 核基本時鐘。 例如,Core i9-13900 的 P 核基頻為 2.0GHz,而 Core i9-13900T 僅為 1.1GHz。 不過,對於短時爆發,Core i9-13900T 和 Core i9-13900 的表現應該相似。 除了基本時鐘外,T 級芯片通常與 65 瓦芯片具有相同的規格,包括內核和線程數。

新的 Raptor Lake 筆記本電腦處理器

該13th 一代筆記本電腦核心處理器陣容將有我們在 12 年看到的四個主要處理器類別th 一代核心陣容。 類別之間最根本的區別是額定功率。 更強大的芯片也往往具有更高的核心和線程數。 這些課程包括:

  • HX 級:極限 (55W)
  • H系列:發燒友(45W)
  • P系列:性能輕薄(28W)
  • U系列:超輕薄(15W)

還將有一個不屬於 Core 系列的 N 系列芯片。

英特爾第 13 代 HX 級處理器

我們先來看看酷睿HX。 這門課是 12 年級的新課程th 一代陣容。 英特爾聲稱它們是最快的移動處理器。 它們與 AMD 的 Ryzen HX 系列移動芯片競爭。

處理器 核心 (P+E) P 核基礎/Turbo (GHz) E-Core 基礎/Turbo (GHz) 處理器基本功率 (W) 最大渦輪功率 符合條件的英特爾博銳
I9-13980HX 24(8 + 16) 32 2.2/5.6 1.6/4.0 55 157
I9-13950HX 24(8 + 16) 32 2.2/5.5 1.6/4.0 55 157 Enterprise
I9-13900HX 24(8 + 16) 32 2.2/5.4 1.6/3.9 55 157
I7-13850HX 20(8 + 12) 28 2.1/5.3 1.5/3.8 55 157 Enterprise
I7-13700HX 16(8 + 8) 24 2.1/5.0 1.5/3.7 55 157
I7-13650HX 14(6 + 8) 20 2.6/4.9 1.9/3.6 55 157
I5-13600HX 14(6 + 8) 20 2.6/4.8 1.9/3.6 55 157 Enterprise
I5-13500HX 14(6 + 8) 20 2.5/4.7 1.8/3.5 55 157
I5-13450HX 10(6 + 4) 16 2.4/4.6 1.8/3.4 55 157

與桌面 Raptor Lake 芯片一樣,我們看到核心和線程數量增加,時鐘頻率也全面提高。 與其他英特爾移動芯片不同,HX 系列可超頻。

階梯的下一個梯級是 H 系列發燒級芯片。 這些通常出現在遊戲筆記本電腦和工作站中。 它們的核心數量低於 HX 系列,最多為 XNUMX 個 P 核心和 XNUMX 個 E 核心。

英特爾第 13 代 H 級處理器

處理器 核心 (P+E) P 核基礎/Turbo (GHz) E-Core 基礎/Turbo (GHz) 處理器基本功率 (W) 最大渦輪功率 符合條件的英特爾博銳
I9-13900HK 14(6 + 8) 20 2.6/5.4 1.9/4.1 45 115 要領
I9-13905H 14(6 + 8) 20 2.6/5.4 1.9/4.1 45 115
I9-13900H 14(6 + 8) 20 2.6/5.4 1.9/4.1 45 115 Enterprise
I7-13800H 14(6 + 8) 20 2.5/5.2 1.8/4.0 45 115 Enterprise
I7-13705H 14(6 + 8) 20 2.4/5.0 1.8/3.7 45 115
I7-13700H 14(6 + 8) 20 2.4/5.0 1.8/3.7 45 115 要領
I7-13620H 10(6 + 4) 16 2.4/4.9 1.8/3.6 45 115
I5-13600H 12(4 + 8) 16 2.8/4.8 2.1/3.6 45 95 Enterprise
I5-13505H 12(4 + 8) 16 2.6/4.7 1.9/3.5 45 95
I5-13500H 12(4 + 8) 16 2.6/4.7 1.9/3.5 45 95 要領
I5-13420H 8(4 + 4) 12 2.1/4.6 1.5/3.4 45 95

以“5H”結尾的芯片,如Core i9-13905H,稱為type 4 SKU,僅支持LPDDR5X-6400。 其原因尚不清楚,但可能與集成顯卡性能有關。 這些芯片都支持板載顯卡。

接下來是 P 系列芯片,通常用於具有更高性能的輕薄型筆記本電腦。 只有四個。

英特爾第 13 代酷睿 P 級處理器

處理器 核心 (P+E) P 核基礎/Turbo (GHz) E-Core 基礎/Turbo (GHz) 處理器基本功率 (W) 最大渦輪功率 符合條件的英特爾博銳
I7-1370P 14(6 + 8) 20 1.9/5.2 1.4/3.9 28 64 Enterprise
I7-1360P 12(4 + 8) 16 2.2/5.0 1.6/3.7 28 64 要領
I5-1350P 12(4 + 8) 16 1.9/4.7 1.4/3.5 28 64 Enterprise
I5-1340P 12(4 + 8) 16 1.9/4.6 1.4/3.4 28 64 要領

現在我們來看看專為輕薄型筆記本電腦設計的 U 系列芯片,例如可能沒有那麼多散熱功能的可轉換二合一混合筆記本電腦。 這些芯片最多有兩個 P 核。

英特爾第 13 代 U 級處理器

處理器 核心 (P+E) P 核基礎/Turbo (GHz) E-Core 基礎/Turbo (GHz) 處理器基本功率 (W) 最大渦輪功率 符合條件的英特爾博銳
I7-1365U 10(2 + 8) 12 1.8/5.2 1.3/3.9 15 55 Enterprise
I7-1355U 10(2 + 8) 12 1.7/5.0 1.2/3.7 15 55 要領
I5-1345U 10(2 + 8) 12 1.6/4.7 1.2/3.5 15 55 Enterprise
I5-1335U 10(2 + 8) 12 1.3/4.6 0.9/3.4 15 55 要領
I5-1334U 10(2 + 8) 12 1.3/4.6 0.9/3.4 15 55 要領
I3-1315U 6(2 + 4) 8 1.2/4.5 0.9/3.3 15 55
I5-1305U 5(1 + 4) 6 1.6/4.5 1.2/3.3 15 55
英特爾處理器 U300 5(1 + 4) 6 1.2/4.4 0.9/3.3 15 55

這裡有一些奇怪的東西,尤其是 U300,它根本不屬於核心類,但它仍然是 U 系列芯片。 它簡稱為英特爾處理器 U300。 它和 Core i3-1305U 都只有一個性能核心。 期望在便宜的筆記本電腦中看到它們。

最後是用於入門級筆記本電腦和台式機的新 N 系列芯片。 這些芯片只有 E 核。

英特爾 N 級處理器

處理器 核心 最大睿頻 (GHz) 最大渦輪功率
I3-N305 8 8 3.8 15
I3-N300 8 8 3.8 7
英特爾處理器 N200 4 4 3.7 6
英特爾處理器 N100 4 4 3.4 6

這也是一個奇怪的群體,一個我們以前從未見過的類別,但它看起來與很久以前的 Pentium 和 Celeron 預算品牌相似。

Raptor Lake 芯片組和結論

13還有兩個新的移動芯片th 一代核心芯片,用於大多數筆記本電腦的 HM770 和用於工作站的 WM790 芯片。 期待13th 與第 12 代相比,新一代芯片提供全面的性能改進th 一代芯片,假設筆記本電腦製造商跟上不斷增長的散熱需求。 如果桌面芯片有任何跡象,它們將運行得更熱。

找到 13 的完整列表th 一代英特爾酷睿移動處理器 英特爾方舟.

參與 StorageReview

電子通訊 | YouTube | 播客 iTunes/Spotify | Instagram | Twitter | 的TikTok | RSS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