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企業 Proxmox VE 7.3 現已全面上市

Proxmox VE 7.3 現已全面上市

by 萊爾·史密斯

Proxmox 宣布其服務器虛擬化管理平台 Proxmox 虛擬環境 (VE) 的新增強功能現已在 7.3 版中全面推出。 通過新的通用更新,用戶可以在單一平台上無縫部署虛擬機和容器、軟件定義存儲和網絡。 Proxmox VE 7.3 基於 Debian 11.5(儘管它使用更新的 Linux 內核 5.15)並包括對虛擬環境開源技術的更新,例如 QEMU 7.1、LXC 5.0.0 和 ZFS 2.1.6。 虛擬化平台還支持 Ceph Quincy 17.2.5 作為新安裝的默認設置,並可選擇使用 Ceph Pacific 16.2.10。

Proxmox 宣布其服務器虛擬化管理平台 Proxmox 虛擬環境 (VE) 的新增強功能現已在 7.3 版中全面推出。 通過新的通用更新,用戶可以在單一平台上無縫部署虛擬機和容器、軟件定義存儲和網絡。 Proxmox VE 7.3 基於 Debian 11.5(儘管它使用更新的 Linux 內核 5.15)並包括對虛擬環境開源技術的更新,例如 QEMU 7.1、LXC 5.0.0 和 ZFS 2.1.6。 虛擬化平台還支持 Ceph Quincy 17.2.5 作為新安裝的默認設置,並可選擇使用 Ceph Pacific 16.2.10。

普羅克斯莫克斯 VE 7.3

Proxmox VE 7.3 亮點

對集群資源調度程序 (CRS) 的初始支持

當 Proxmox HA Manager 需要一個新的主機節點來提供 HA 服務時,以前版本的 VE 只統計活動 HA 服務的數量以進行負載均衡,而新版本集成了 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of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方法。 這是一種尋找最佳備選目標節點的多準則決策分析技術。

Proxmox VE 7.3 活動

使用新的靜態負載調度程序模式時,TOPSIS 工具會分析 HA 資源的總內存和 vCPU 屬性,以幫助決定在集群中的哪個節點上啟動 HA 資源。

Proxmox 離線鏡像

Proxmox 離線鏡像工具允許其用戶使 Proxmox VE 節點保持最新和運行(即使他們限製或無法訪問公共互聯網)。 使用這個新工具,用戶將能夠管理所有 Proxmox 和 Debian 項目包更新的本地鏡像。 有了這個鏡像,用戶可以通過 USB 閃存驅動器或本地網絡共享創建外部介質,並更新他們的策略限製或氣隙系統。 Proxmox 還向具有高級或標準訂閱級別的客戶提供其產品組合的離線訂閱密鑰。

支持 Ceph Quincy 和 Ceph Pacific

如上所述,VE 7.3 默認支持 Ceph Quincy 17.2.5 和 Ceph Pacific 16.2.10(用戶可以在安裝過程中選擇他們想要的版本)。 Proxmox 還添加了“啟發式檢查”,驗證停止或刪除服務實例(例如 MON、MDS、OSD)是否安全。 如果有可能影響集群運行,Web 界面現在會向用戶發出警告。

Proxmox 指出了 VE 7.3 的以下其他增強功能:

  • ZFS dRAID 池:此版本支持在 Web 界面中創建 ZFS dRAID 池。 去簇 RAID (dRAID) – OpenZFS 2.1.0 中添加的一項功能 – 是一種軟件 raid 實現,可縮短大型存儲陣列中的磁盤恢復時間。 如果磁盤驅動器發生故障,則使用參與 RAID 的熱備用驅動器進行重建。 由於其佈局比 RAIDz 更複雜,dRAID 是大型存儲陣列的一個選項。
  • 虛擬機:
    • CPU 固定:使用 taskset 命令,VM 可以綁定到某個或一系列 CPU 內核。 CPU 親和力可以幫助優化緩存性能,例如在多處理計算機中。
    • USB 設備已重新設計,現在可以熱插拔; 還可以將多達 14 個 USB 設備(之前為 XNUMX 個)傳遞給虛擬機。
  • Proxmox VE 移動應用程序:Proxmox VE Android 應用程序基於 Flutter 3.0,允許用戶訪問 Proxmox VE 服務器,並管理集群、節點、VM 和容器。 該應用程序現在支持並以 Android 13 為目標。此外,現在還提供有關運行備份任務的反饋。

庫存情況

Proxmox VE 7.3 通常是 可供下載.

對於企業用戶,Proxmox 提供基於訂閱的支持模式。 這提供了對企業存儲庫的訪問,通過 Web 界面進行定期更新,並直接從開發人員那裡獲得技術支持。

參與 StorageReview

電子報 | YouTube | 播客 iTunes/Spotify | Instagram | Twitter | 的TikTok | RSS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