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光 M510DC SSD 專為在讀取密集型工作負載(包括內容交付和虛擬化)期間進行優化而構建,適合(而不是取代)現有的 M500DC 線。 這種新的輕型企業驅動器系列基於成熟的技術,旨在降低價格,而不是提供出色的性能。 因此,M510DC SSD 適合組織中非常重要的人群,這些組織具有多層閃存方法或可以描述其以讀取為中心的工作負載並適當地利用這種類型的閃存。 美光還確保 M510DC 具有一套完整的企業功能,其第三代斷電架構可保護靜態和動態數據,並專注於可靠性和使用壽命。
美光 M510DC SSD 專為在讀取密集型工作負載(包括內容交付和虛擬化)期間進行優化而構建,適合(而不是取代)現有的 M500DC 線。 這種新的輕型企業驅動器系列基於成熟的技術,旨在降低價格,而不是提供出色的性能。 因此,M510DC SSD 適合組織中非常重要的人群,這些組織具有多層閃存方法或可以描述其以讀取為中心的工作負載並適當地利用這種類型的閃存。 美光還確保 M510DC 具有一套完整的企業功能,其第三代斷電架構可保護靜態和動態數據,並專注於可靠性和使用壽命。
美光使用 XPERT(擴展性能和增強可靠性技術)設計了他們的新固態硬盤,這是一套美光設計的存儲架構增強功能,有助於提高固態硬盤的性能和可靠性。 XPERT 包含 DataSAFE 功能,它通過存儲元數據和用戶數據提供數據路徑保護,以幫助確保 M510DC 返回請求的準確數據。 此外,美光的 RAIN(獨立 NAND 冗餘陣列)技術通過計算和存儲額外的奇偶校驗保護,提供改進傳統 ECC 實施的數據保護。 對於那些擔心它可能會影響驅動器性能的人,Micron 的 SSD 控制器具有簡化 RAIN 的內置數據加速引擎。
就其性能細節而言,美光稱 M510DC 的順序讀取速度為 420MB/s,順序寫入速度高達 380MB/s。 其隨機讀寫吞吐量最高分別為 65,000 IOPS 和 23,000 IOPS。 正如我們上面提到的,M510DC 的重點當然不是性能,因為它專為那些更重視以讀取為中心的工作負載的可靠性和成本概況而不是原始功率的人而設計。
美光 M5100DC 系列固態硬盤提供 120GB、240GB、480GB 和 960GB 容量,並提供 5 年保修。
美光 M5100DC 規格:
- 性能(穩態):
- 順序讀取 @ 128KB:420MB/s
- 順序寫入 @ 128KB:
- 170MB/秒 (120GB)
- 290MB/秒 (240GB)
- 380MB/秒 (480GB)
- 380MB/秒 (960GB)
- 隨機讀取 @ 4KB:
- 63,000 次 IOPS(120GB、240GB、480GB)
- 65,000 次 IOPS (960GB)
- 隨機寫入 @ 4KB:
- 12,000 次 IOPS (120GB)
- 18,000 次 IOPS (240GB)
- 23,000 次 IOPS (480GB)
- 10,500 次 IOPS (960GB)
- 耐力 – DWPD(最高):
- 2 個(120GB、240GB、480GB)
- 1(960GB)
- MTBF 2M 小時:@M 小時
- 電力
- 空閒/待機/睡眠:1.2W
- 活躍平均:1.5W
- 活動最大值:
- 4.0W(120GB)
- 5.0W(240GB)
- 6.0W(480GB)
- 6.3W(960GB)
- 擴展功能:RAIN、高級 R/W 管理、斷電保護 – 靜態數據 + 動態數據、企業數據路徑保護
設計和建造
美光 M510DC Enterprise SSD 的樣式和底盤與其較早的 M500DC 兄弟幾乎相同。 它由一個簡單的灰色全金屬外殼組成,驅動器正面帶有信息標籤和品牌標識。 這種基本的、簡潔的設計對於企業 SSD 來說很常見,因為它的主要是性能和功能。
將驅動器轉向側面會顯示四個螺絲孔(每側 2 個),以便於安裝 Micron M510DC。 要打開驅動器,只需卸下四顆十字螺絲並撬開蓋子。
在引擎蓋下查看時,您會看到 Micron 的 16nm MLC 以及該公司的 DDR3 DRAM 和 NAND。 此外,如果發生任何意外斷電,其板載電容器會為驅動器供電,同時將任何待處理的 WRITE 命令提交到持久內存。
測試背景和比較
StorageReview 企業測試實驗室 提供了一個靈活的架構,用於在與管理員在實際部署中遇到的環境相當的環境中對企業存儲設備進行基準測試。 企業測試實驗室結合了各種服務器、網絡、電源調節和其他網絡基礎設施,使我們的員工能夠建立真實世界的條件,以便在我們的審查期間準確地衡量性能。
我們將這些關於實驗室環境和協議的詳細信息納入審查,以便 IT 專業人員和負責存儲采購的人員能夠了解我們取得以下成果的條件。 我們的評論都不是由我們正在測試的設備製造商支付或監督的。 有關的其他詳細信息 StorageReview 企業測試實驗室 其網絡功能的概述 在這些相應的頁面上可用。
應用程序工作負載分析
為了了解企業存儲設備的性能特徵,必須對實時生產環境中的基礎架構和應用程序工作負載進行建模。 因此,我們對美光 M510DC 的前三個基準測試是 MarkLogic NoSQL 數據庫存儲基準, 通過 SysBench 的 MySQL OLTP 性能 Microsoft SQL Server OLTP 性能 具有模擬的 TCP-C 工作負載。
我們的 MarkLogic NoSQL 數據庫環境需要四個一組的 SSD,可用容量至少為 200GB,因為 NoSQL 數據庫的四個數據庫節點需要大約 650GB 的空間。 我們的協議使用 SCST 主機並在 JBOD 中呈現每個 SSD,每個數據庫節點分配一個。 測試以 24 個間隔重複進行,總共需要 30-36 小時。 MarkLogic 記錄每個 SSD 的總平均延遲以及間隔延遲。
在我們使用 MarkLogic NoSQL 數據庫基準測試進行的總體平均延遲測試中,M510DC 發布了 4.751 毫秒,儘管遠高於其兄弟 M500DC,但排名接近墊底。
轉到我們 MarkLogic NoSQL 測試的平均延遲部分,MC510DC 發布的結果只有幾個主要峰值,其中一個幾乎達到 90 毫秒。
下一個應用程序基準測試包括通過 SysBench 測量的 Percona MySQL OLTP 數據庫。 在此配置中,我們使用一組 Lenovo ThinkServer RD630 作為數據庫客戶端,並將數據庫環境存儲在單個驅動器上。 該測試測量平均 TPS(每秒事務數)、平均延遲以及 99 到 2 個線程範圍內的平均 32% 延遲。 Percona 和 MariaDB 在其最新版本的數據庫中使用 Fusion-io 閃存感知應用程序 API,儘管為了進行比較,我們在其“傳統”塊存儲模式下測試了每個設備。
在我們的平均每秒事務處理基準中,美光 M510DC 測得的初始 IOPS 為 165.87,終端中的 IOPS 為 1,012.5。 這些結果使其在可比產品列表中排在最後,落後於其 M500DC 480GB 兄弟,這並不奇怪。
當轉到我們的 Sysbench 平均延遲基準時,M510DC 記錄的範圍約為 12.0 毫秒到 31.60 毫秒(32T)。 東芝 HK3R2 仍然是表現最好的,因為它的峰值僅超過 19 毫秒。
在我們最壞的 MySQL 延遲情況下,M510DC 在終端中記錄了 72.16 毫秒,在排行榜上排名最後。 在此基準測試中表現最好的是三星 845DC EVO,它發布了 48.36 毫秒。
StorageReview 的 Microsoft SQL Server OLTP 測試協議 採用事務處理性能委員會基準 C (TPC-C) 的當前草案,這是一種在線事務處理基準,模擬複雜應用程序環境中的活動。 TPC-C 基準比綜合性能基準更接近於衡量數據庫環境中存儲基礎設施的性能優勢和瓶頸。 我們的 SQL Server 協議使用 685GB(3,000 規模)的 SQL Server 數據庫,並在 30,000 VU 負載下測量事務性能和延遲。
在查看 SQL Server 輸出時,M510DC 測得 6,230.177TPS(在同類產品中排名最後),而其兄弟 M500DC 測得 6,283.896TPS(“FW Fix”表示我們在審查驅動器期間必須實施的固件修復)。 表現最好的是東芝 HK3R2,測得 6,309.7TPS
M30DC 在 510k VU 下的平均延遲結果為 67.0ms,僅次於三星 845DC EVO 480GB。 另一個美光驅動器擁有不到一半的延遲,為 32.0 毫秒。
綜合工作負載分析
我們的綜合基準協議 每個都首先將目標存儲預處理到穩定狀態,並使用將用於測試設備的相同工作負載。 預處理過程使用 16 個線程的重負載,每個線程有 16 個未完成隊列。
- 預處理和初級穩態測試:
- 吞吐量(讀+寫 IOPS 聚合)
- 平均延遲(讀+寫延遲一起平均)
- 最大延遲(峰值讀取或寫入延遲)
- 延遲標準偏差(讀+寫標準偏差一起平均)
預處理完成後,每個被比較的設備都會在多個線程/隊列深度配置文件中進行測試,以顯示輕度和重度使用情況下的性能。 我們對 M510DC 的綜合工作負載分析使用 4k 和 8k 配置文件,這些配置文件廣泛用於製造商規範和基準測試。
- 4k 配置文件
- 100% 讀取和 100% 寫入
- 8K 配置文件
- 70% 讀取,30% 寫入
- 100% 8K
在我們的吞吐量基準測試中,美光 M510DC 驅動器在測試的第一部分徘徊在 58,000 IOPS 左右,然後在基準測試結束時最終達到 24,164 IOPS,位居第二。
在查看平均延遲時,美光 M510DC 延續了其良好的性能,因為它從未超過 11 毫秒大關(終端為 10.6 毫秒)。 它的 Micron 兄弟 M500DC 以顯著的優勢在這方面表現最佳。
轉向我們的最大延遲基準測試,M510DC 顯示延遲峰值僅幾次達到 100 毫秒標記。 在測試結束時,它達到了 81.031 毫秒,處於中間位置。
美光 M510DC 在我們的標準偏差測試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因為它在測試的後期階段接近 7 到 8 毫秒的延遲標記。 這使其再次位於排行榜的中間位置,而 M500DC 再次保持最高榮譽。
一旦驅動器經過調節,我們就會讓它們通過我們的主要 4k 綜合基準測試(16 線程 16 隊列 100%)。 在這裡,美光 M510DC SSD 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 在我們的吞吐量測試中,它測得不錯的 23,917 IOPS 寫入和 73,206 IOPS 讀取。 這兩個數字都使它躋身於我們的領導者之列。
當轉向平均延遲時,M510DC 記錄了 10.702 毫秒的寫入和 3.496 毫秒的讀取,將其置於包的頂部附近,並且僅在其兄弟 M500DC 之前(寫入 6.906 毫秒,讀取 3.513 毫秒)。
M510DC 在查看最大延遲時受到了一些影響,因為它的最高測量峰值讀取速度為 30.336 毫秒,儘管它在寫入方面表現更好 (101.194 毫秒)。 表現最好的是東芝 HK3R2,讀取時間為 20.13 毫秒,寫入時間為 101.00 毫秒。
查看 M510DC 在 4k 延遲中的標準偏差顯示寫入和讀取分別為 8.079 毫秒和 2.256 毫秒。 另一個美光輕型企業驅動器發布了出色的 5.836 毫秒寫入和 1.674 毫秒讀取。
我們的下一組預處理工作負載使用 8k 傳輸,其中讀取操作佔 70%,寫入操作佔 30%。 在吞吐量場景中,M510DC 表現出良好的初始速度,從 41,719 IOPS(優於 M500DC)開始,儘管它在終端逐漸下降,只有 18,466 IOPS。
8k 70/30 預處理的平均延遲計算再次顯示 M510DC 具有不錯的初始讀數,儘管它逐漸達到 13.86 毫秒的最高點,這將它放在了包的底部。
在我們的最大延遲基準測試中,M510DC 的初始峰值延遲為 41.6 毫秒,到基準測試結束時逐漸上升到近 73.63 毫秒,處於領先地位的較低位置(略高於 M500DC)。 表現最好的是三星 845DC 480GB SSD。
我們最後的預處理測試著眼於標準差。 在基準測試的第一部分,M510DC 在終端隊列中徘徊在 5 毫秒左右並以大約 12 毫秒結束,這明顯高於其餘部分。
現在驅動器已經過預處理,我們讓 Micron M510DC SSD 通過我們的 8k 70/30 吞吐量基準測試,這改變了工作負載強度,從 2 個線程和 2 個隊列到 16 個線程和 16 個隊列。 在我們的吞吐量基準測試中,M510DC 發布了 12,572 IOPS 到 18,145 IOPS 的範圍,位於排行榜的底部。
8k 70/30 預處理的平均延遲計算顯示 M510DC 在 0.31T/14.1Q 中的範圍為 16ms 至 16ms。
在我們的最大延遲測試中,新的 Micron 驅動器在 21.11T/2Q 時的延遲範圍為 2ms,在 84.64T/16Q 時的延遲範圍為 16,僅略高於 M500DC。 表現最好的是三星 845DC EVO。
在我們上次的評測基準測試中,我們再次查看標準偏差。 在這裡,M510DC 測量的性能使其處於最底部,0.75T/2Q 為 2ms,終端為 11.89ms。
結論
針對入門級企業人群,美光的 M510DC 企業級固態硬盤利用了該公司在 NAND 工程、製造和 XPERT 技術方面的豐富經驗,後者包括增強存儲架構以提高固態硬盤的性能和可靠性。 Micron 的新驅動器比以前的 M500DC 驅動器更具成本效益,因為它的主要吸引力在於可靠性和可承受性而不是性能。 M510DC 的主要職責通常包括需要以讀取為中心的順序工作負載的場景。 該系列驅動器更具吸引力的地方之一是其廣泛的企業功能,包括再次斷電保護,這在諸如此類的低成本企業級 SSD 中很少見,當然在許多有時會發現它們的客戶端 SSD 中也很少見。進入這些類型的工作負載。
在查看性能時,M510DC 並不令人意外,因為很明顯該驅動器的主要重點更多地放在低成本、數據完整性和可靠的功能上。 美光很清楚這一點,並且不會幻想它是一款高性能企業級硬盤,因為該公司並沒有這樣設計它。 話雖如此,它在我們的一些工作負載中確實表現相當不錯,有時甚至比它更昂貴的兄弟 M500DC 還要好。 在查看其應用程序性能時,M510DC 顯示的結果與其在整個基準測試中的定價一致。 例如,在 MarkLogic NoSQL 數據庫環境和 SysBench 測試中,美光 M510DC 公佈的數字使其在每個類別的排行榜中都墊底,但整體平均延遲除外,它略高於其同類 M500DC。
當我們切換到從 4K 預處理基準測試開始的綜合測試時,情況有所好轉,該基準測試由 100% 讀取和 100% 寫入工作負載組成。 計算這種情況下的吞吐量,新的美光固態硬盤在工作負載的第一部分徘徊在 58,000 IOPS 左右,而在基準測試結束時最終達到 24,164 IOPS,名列第三。 它的延遲顯示出類似的結果,因為它僅分別在平均讀數和最大讀數的 11 毫秒和 100 毫秒區域達到峰值。 經過預處理後,M510DC SSD 繼續保持不錯的成績,包括其整體性能,測得 23,917 IOPS 寫入和 73,206 IOPS 讀取,位居排行榜榜首。 在查看其延遲時反映了這些結果。
美光推出了迄今為止市場上最便宜的企業級硬盤之一,可滿足比 M500DC 更輕的工作負載。 許多企業都在尋找最佳的 IOPS/dollar,而 M510DC 在這方面無疑是一個可行的選擇。 將其與數據完整性功能相結合,M510DC 仍然具有吸引力,尤其是與因僅憑價格進入該領域而臭名昭著但通常不具備企業級數據完整性功能的客戶端 SSD 相比時更是如此。
優點
- 以極低的成本設置企業功能
- 質量美光設計和建造
- 比客戶端 SSD 更好的入門級企業工作負載替代方案
缺點
- 整體表現並不完全令人印象深刻
底線
憑藉 Micron 的內部組件及其企業功能集,M510DC 是一款精心打造的低成本企業驅動器產品線,是重視數據完整性和可靠性而非出色性能的理想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