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消費者客戶端SSD 十銓科技 CARDEA Z44Q M.2 PCIe SSD

十銓科技 CARDEA Z44Q M.2 PCIe SSD

by 哈羅德弗里茨

十銓科技 CARDEA Z44Q PCIe 4.0 SSD 是該公司最新上市的 NVMe SSD。 它具有 3D QLC NAND、NVMe Gen4 接口,容量從 2TB 到 4TB 不等。 這些新驅動器適用於尋求大容量 SSD 和比 Gen3 QLC 更快的速度來處理其主流工作負載的普通消費者和專業人士。

十銓科技 CARDEA Z44Q PCIe 4.0 SSD 是該公司最新上市的 NVMe SSD。 它具有 3D QLC NAND、NVMe Gen4 接口,容量從 2TB 到 4TB 不等。 這些新驅動器適用於尋求大容量 SSD 和比 Gen3 QLC 更快的速度來處理其主流工作負載的普通消費者和專業人士。

十銓科技 CARDEA Z44Q 正面

十銓科技引用 CARDEA Z44Q 2TB SSD 的讀寫速度分別高達 5,000MB/s 和 3,700MB/s,而 4TB 型號的額定速度為 5,000MB/s 和 4,000MB/s。 十銓科技表示兩種容量的 MTBF 均為 3 萬小時。

驅動器隨附兩種類型的散熱散熱器。 如果您的系統空間受限,超薄石墨烯散熱器可將總熱量降低多達 9%。 還有用於桌面安裝的鋁翅片式散熱器,可減少高達 15% 的熱量。 大多數電路板不允許使用更大的擴展器,但它在視覺上很吸引人,即使對於 QLC SSD 來說有點矯枉過正。

十銓科技 CARDEA Z44Q 熱同步

與 Z44Q 一樣,QLC 驅動器通常以較低的價格提供更高容量的型號。 然而,這是有代價的,因為這些類型的固態硬盤通常具有非常小的連續寫入能力,因此無法達到與基於 TLC 的固態硬盤相同的性能水平。 為了幫助抵消其中的一些影響,Z44Q 採用雙緩存技術:SLC 緩存和 DRAM 緩存緩衝區。

十銓科技 CARDEA Z44Q phison e16

十銓科技 CARDEA Z44Q 由 Phison PS5016-E16 控制器管理。 該主控採用雙CPU架構,內置32位微控制器,台積電28nm製程工藝,同時支持3D TLC和QLC NAND閃存。

十銓科技 SSD SMART 監控工具

十銓科技提供內部 SSD SMART 工具監控軟件。 這是一個相當基本的軟件包,允許用戶監控 TEAMGROUP SSD 的狀況和性能。 更具體地說,您可以查看驅動器的型號、固件版本、傳輸模式、容量、健康狀態、溫度、開機次數、開機時間和SMART結果。 它還顯示有關主機的詳細信息。

該工具還為那些想要衡量驅動器的 4K 和順序性能的人提供了基準測試功能。 對於這些測試,您還可以自定義測試計劃、循環次數、特定驅動器、文件大小和基準測試類型。

十銓科技 CARDEA Z44Q 標籤

十銓科技 Z5Q 享有 44 年質保 售價約為 250 美元 (2TB). 我們將在本次審查中查看 2TB 型號。

 十銓科技 CARDEA Z44Q 規格 

型號 卡迪亞Z44Q
介面 PCIe Gen4.0 x4 與 NVMe 1.4
容量 2TB/4TB
電壓 直流+ 3.3V
工作溫度 0˚C ~ 70˚C
儲藏溫度 -40°C ~ 85°C
太字節寫入 (TBW) 2TB – ​​400TBW
4TB – ​​800TBW
性能 水晶盤標誌:
2TB 讀/寫:高達 5,000/3,700 MB/s
4TB 讀/寫:高達 5,000/4,000 MB/s
IOPS(IOMeter):
2TB 讀/寫:高達 350K/600K
4TB 讀/寫:高達 350K/600K
重量 13g(含石墨烯散熱片)
46g(含鋁散熱片)
尺寸 80.0(L) x 22.0(W) x 3.7(H) mm(帶石墨烯散熱器)
80.0(L) x 23.4(W) x 12.9(H) mm(帶鋁製散熱片)
濕度 90°C 下 RH 40%(運行)
振動 80Hz~2,000Hz/20G
休克 1,500G / 0.5毫秒
平均無故障時間 3,000,000小時內處理。
操作系統 系統要求:

  • 視窗 10 / 8.1 / 8 / 7 / Vista
  • Linux 2.6.33或更高版本
商品保修條款 5年有限保修

十銓科技 CARDEA Z44Q 性能

試驗台

當我們遷移到測試更新的 NVME Gen4 SSD 時,我們的實驗室需要進行平台轉換以支持更新的接口。 聯想在 PCIe Gen4 支持方面走在了前列,包括前置 U.2 托架,而其他產品仍僅提供邊緣卡支持。 在我們的 Gen4 評論中,我們利用 聯想 ThinkSystem SR635 服務器,配備 AMD 7742 CPU 和 512GB 的 3200Mhz DDR4 內存。

NVMe 通過邊緣卡插槽中的 M.2 到 PCIe 適配卡進行本地測試,而 U.2 驅動器加載在前面。 使用的方法更好地反映了最終用戶的工作流程,以及虛擬化服務器產品中的一致性、可擴展性和靈活性測試。 重點放在驅動器整個負載範圍內的驅動器延遲上,而不僅僅是最小的 QD1(隊列深度 1)級別。 我們這樣做是因為許多常見的消費者基準測試沒有充分捕獲最終用戶的工作負載配置文件。

SQL Server 性能

每個 SQL Server VM 都配置有兩個虛擬磁盤:100GB 卷用於啟動,500GB 卷用於數據庫和日誌文件。 從系統資源的角度來看,我們為每個虛擬機配置了 16 個 vCPU、64GB DRAM 並利用了 LSI Logic SAS SCSI 控制器。 雖然我們之前測試的 Sysbench 工作負載在存儲 I/O 和容量方面使平台飽和,但 SQL 測試正在尋找延遲性能。

此測試使用在 Windows Server 2014 R2012 來賓虛擬機上運行的 SQL Server 2,並由 Quest 的 Benchmark Factory for Databases 進行壓力測試。 存儲評論的 Microsoft SQL Server OLTP 測試協議 採用事務處理性能委員會基準 C (TPC-C) 的當前草案,這是一種在線事務處理基準,可模擬複雜應用程序環境中的活動。

TPC-C 基準比綜合性能基準更接近於衡量數據庫環境中存儲基礎設施的性能優勢和瓶頸。 我們用於本次審核的 SQL Server VM 的每個實例都使用 333GB(1,500 規模)的 SQL Server 數據庫,並測量 15,000 個虛擬用戶負載下的事務性能和延遲。

SQL Server 測試配置(每個虛擬機)

  • 在Windows Server 2012 R2
  • 存儲空間:分配 600GB,使用 500GB
  • SQL Server 2014的
  • 數據庫大小:1,500 規模
    • 虛擬客戶端負載:15,000
    • 內存緩衝區:48GB
  • 測試時長:3 小時
    • 2.5 小時預處理
    • 30分鐘採樣期

查看 SQL Server 平均延遲,Z44Q 的平均延遲為 14 毫秒,接近排行榜的下半部分。

vdBench 工作負載分析

在對存儲設備進行基準測試時,應用程序測試是最好的,綜合測試排在第二位。 雖然不能完美代表實際工作負載,但綜合測試確實有助於為具有可重複性因素的存儲設備建立基線,從而可以輕鬆地在競爭解決方案之間進行同類比較。 這些工作負載提供了一系列不同的測試配置文件,從“四個角”測試、常見的數據庫傳輸大小測試到來自不同 VDI 環境的跟踪捕獲。

所有這些測試都利用通用的 vdBench 工作負載生成器,以及一個腳本引擎來自動化和捕獲大型計算測試集群的結果。 這使我們能夠在各種存儲設備上重複相同的工作負載,包括閃存陣列和單個存儲設備。 我們針對這些基準測試的測試過程用數據填充整個驅動器表面,然後將驅動器部分分區為驅動器容量的 5%,以模擬驅動器如何響應應用程序工作負載。 這不同於使用 100% 的驅動器並使它們進入穩定狀態的全熵測試。 因此,這些數字將反映更高的持續寫入速度。

簡介:

  • 4K 隨機讀取:100% 讀取,128 個線程,0-120% 重複率
  • 4K 隨機寫入:100% 寫入,64 線程,0-120% iorate
  • 64K 順序讀取:100% 讀取,16 線程,0-120% 迭代
  • 64K 順序寫入:100% 寫入,8 個線程,0-120% 迭代

比較:

在 4K 隨機讀取中,十銓科技 CARDEA Z44Q 以穩定穩定的 10,789 IOPS 性能和 78.2µs 的延遲開始。 在此測試結束時,延遲出現短暫的峰值,峰值性能為 129K IOPS,延遲為 91.5µs。 這些結果屬於此類中類似設備的相同範圍。 採用相同控制器的 Corsair MP600 Core 2TB 具有相同的低飽和點。 這是一個領域,當我們第一次審查 MP600 Core 2TB 時,我們不得不重新安排測試以查看更高的 4K 性能。 從那以後,我們已經將其性能下調到我們在將測試順序與我們測試的其他可比對象相匹配時發現的性能。

十銓科技CARDEA Z44Q SSD隨機讀取4K性能

對於 4K 隨機寫入,Z44Q 以 244K IOPS 的峰值和 519.6µs 的延遲跌至並列第三。

十銓科技CARDEA Z44Q SSD隨機寫入4K性能

切換到順序工作負載,我們查看我們的 64K 測試。 在讀取方面,Z44Q Plus 以 53K IOPS 或 3.28GB/s 的吞吐量和 609µs 的延遲跌回並列第二。

十銓科技CARDEA Z44Q SSD順序讀取64K性能

在 64K 順序寫入中,Z44Q 再次排名第三,在 56,625µs 的延遲下發布了 3.56 IOPS 或 343.1GB/s 的峰值分數,同時在測試結束時顯示出一些相當瘋狂的尖峰。

十銓科技CARDEA Z44Q SSD順序寫入64K性能

接下來,我們查看了我們的 VDI 基準測試,這些基準測試旨在進一步對驅動器徵稅。 這些測試包括啟動、初始登錄和星期一登錄。 從啟動開始,十銓科技 Z44Q 的峰值為 79,676 IOPS,延遲為 431.1µs,然後在測試結束時略有下降。 結果與測試組中的其他驅動器一致。

在 VDI 初始登錄中,與所有驅動器相比,Z44Q 的峰值排在第二位,並且它們跳了過來。 核心達到 29,277 IOPS,延遲為 999.7µs,然後性能出現相當明顯的峰值。

最後,VDI Monday Login 看到 Z44Q 的峰值為 38,022 IOPS,延遲為 417µs,然後在最後出現輕微下降。

結論

十銓科技CARDEA Z44Q是該公司最新的消費級QLC M.2 SSD。 這條新產品線最適合需要低成本、大容量驅動器用於其新的 Gen4 兼容主板的普通消費者。 它還捆綁了一個 SSD 管理工具,其中包括詳細的監控、性能基準測試和驅動器/系統信息。 SSD 還具有 SLC 緩存和 DRAM 緩存緩衝區,雙緩存技術可以幫助提高整體性能。

對於性能,我們運行了 SQL 和 VDBench 測試。 Z44Q 主要表現出穩定的結果,與同類其他驅動器相比,在大多數測試中都位於排行榜的中端附近。 在平均延遲方面,新的十銓科技硬盤為 14 毫秒,接近墊底。

查看峰值 vdBench 分數,Z44Q 在 129K 讀取中記錄了 4K IOPS,在 244K 寫入中記錄了 4K IOPS,在 53K 讀取中記錄了 3.28K IOPS 或 64GB/s,在 56.6K 寫入中記錄了 3.5K IOPS 或 64GB/s。 在我們的 VDI 測試中,該驅動器在啟動時達到 80K IOPS,在初始登錄時達到 29K IOPS(在出現主要峰值之前),在周一登錄時達到 38K IOPS。

總的來說,Z44Q 是十銓科技發布的可靠產品。 Z44Q 不提供與更高級 TLC 驅動器相同的性能,但這不是它想要做的。 對於價格敏感的人來說,它仍然以具有競爭力的低容量模型的價格為同類產品(尤其是寫入)提供良好的傳輸速率。

TEAMGROUP CARDEA Z44Q 在亞馬遜

參與 StorageReview

電子報 | YouTube | LinkedIn | Instagram | Twitter | Facebook | 的TikTok | RSS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