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消費者客戶端硬盤 東芝 SSHD 評測 (MQ01ABDH)

東芝 SSHD 評測 (MQ01ABDH)

by 存儲審查

Toshiba MQ01ABDH 是一款容量高達 1TB 的 SSHD,具有 32MB DRAM 作為緩衝器和 8GB 東芝自己的 NAND 閃存輔助的性能,並採用纖薄的 7 毫米 (MQ01ADFH) 或標準 9.5 毫米 (MQ01ABDH) 外形規格. 與目前市場上幾乎所有其他 HDD 一樣,MQ01ABDH 的轉速為 5,400RPM,這有助於降低與預期應用相匹配的功耗。 由於東芝 SSHD(本次評測中將採用這種方式)以超薄和標準兩種形式出貨,因此這些驅動器主要設計用於輕薄型筆記本電腦,用戶希望在這些筆記本電腦中利用 SSD 的傳輸速率而不需要交出數百 GB 存儲空間的犧牲。


Toshiba MQ01ABDH 是一款容量高達 1TB 的 SSHD,具有 32MB DRAM 作為緩衝器和 8GB 東芝自己的 NAND 閃存輔助的性能,並採用纖薄的 7 毫米 (MQ01ADFH) 或標準 9.5 毫米 (MQ01ABDH) 外形規格. 與目前市場上幾乎所有其他 HDD 一樣,MQ01ABDH 的轉速為 5,400RPM,這有助於降低與預期應用相匹配的功耗。 由於東芝 SSHD(本次評測中將採用這種方式)以超薄和標準兩種形式出貨,因此這些驅動器主要設計用於輕薄型筆記本電腦,用戶希望在這些筆記本電腦中利用 SSD 的傳輸速率而不需要交出數百 GB 存儲空間的犧牲。

SSHD 空間現在發展得更快,因為消費者試圖獲得比他們本來可以通過 HDD 獲得的更多性能。 同時,消費者也不想放棄他們需要的容量和他們需要的價位。 考慮到這一點,希捷已經推出了其第三代 SSHD,WD 推出了僅 OEM 消費型號,並且隨著 7 毫米外形尺寸的推出,東芝正在擴大其產品線。

東芝認識到驅動器顯然不會把 SSD 存起來,但它的重點在別處。 東芝旨在為消費者提供價格合理的選擇,同時在相同的容量點上仍能提高性能。 為此,東芝 SSHD 採用自學習算法,可調整性能以滿足個人用戶的數據訪問模式。 因此,這些驅動器創建了一個“熱”數據池以存儲在 NAND 閃存中以提高整體性能。 數據緩存的好壞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驅動器性能,8GB NAND 的限制也是如此——我們將在測試中看到其結果。

自我們的評論最初發布以來,定價細節發生了重大變化,這反過來又影響了我們對東芝 SSHD 的看法. 我們將在結論中更深入地探討這一點,並立即提供定價細節y

東芝 SSHD 提供 320GB、500GB、750GB 和 1TB 容量,並提供三年保修。 159GB 的零售價為 500 美元,199TB 的零售價為 1 美元。

東芝 SSHD 規格

  • 容量
    • 320GB(MQ01ABF032H)
    • 500GB(MQ01ABF050H)
    • 750GB(MQ01ABD075H)
    • 1TB(MQ01ABD100H)
  • NAND技術:8GB
  • 驅動接口:SATA 6Gb/s
  • 盤片數量:2
  • 性能
    • 平均尋道時間:12ms
    • 轉速 5,400 RPM
  • 環境建議
    • 衝擊(工作、非工作):3,920m/s² (400G) 2ms; 8,820m/s² (900G) 1 毫秒
    • 聲學(空閒、搜索):23 dB; 24分貝
  • 尺寸(寬 x 深 x 高):69.85 毫米 x 100.0 毫米 x 9.5 毫米
  • 重量:117 克(最大)
  • 保固:3年有限

設計和建造

東芝 SSHD 採用黑色金屬機身和銀色外殼,並提供 7 毫米和 9.5 毫米兩種尺寸。 7mm z-Height 提供 320GB 或 500GB 的存儲空間,而 9.5mm 提供 750GB 或 1TB 的存儲空間。 這些外形規格使普通筆記本電腦和超薄筆記本電腦的用戶都能從 SSHD 技術中獲益。

查看 1TB(MQ01ABD100H),從頂部開始,有一個白色的驅動器信息標籤。 側面有4個螺絲孔,方便安裝,底部是電路板。 從正面可以看到標準的 SATA 和電源連接器。

拆卸需要從電路板上卸下 6 顆螺絲。 拆開驅動器,我們可以看到有 32MB 的 DRAM。 我們還看到了東芝的 8GB MLC NAND。 在 8GB 時,用戶應該會看到一些性能增強,但如果是 16GB 甚至 32GB,這種提升可能會更大。 作為 SSHD,有一個額外的控制器。 Link-a-Media 控制器用於 NAND 閃存,而 Marvell 88i9317-RA12 是 HDD 的控制器。

性能和綜合基準

在衡量東芝 SSHD 的性能時,我們通常測試所有消費類 HDD 和 SSD 的兩類基準顯示了不同領域的優勢。 兩組中的第一組,我們的綜合基準測試旨在顯示驅動器在未緩存的“最壞情況”情況下的性能。 我們執行了可以通過“Full LBA”識別的測試,但我們還通過使用 500MB 的文件大小強制 IOMeter 保留在緩存中,以對 Toshiba SSHD 進行單獨的“緩存”測試。 我們的真實世界痕跡保留在緩存池中,允許驅動器緩存數據並更好地顯示驅動器在重複的日常活動中的表現。 我們的綜合基準旨在顯示所有可比產品的最壞情況性能,同時還突出顯示被測驅動器的緩存性能。 由於並非系統上的所有文件都會被緩存,因此我們主要關注每個驅動器的未緩存性能。

基準比較:

使用我們的 消費者測試平台,我們測量了 2MB 的連續速度,東芝 SSHD 500GB 的讀取速度為 114.48MB/s,寫入速度為 84.02MB/s,接近中上水平。

對於 2MB 隨機傳輸,東芝 SSHD 500GB 的速度為 49.49MB/s 和 38.70MB/s,僅領先其 1TB 對應產品和希捷 Momentus XT 500GB。

在 4K 隨機傳輸 MB/s 中,東芝 SSHD 500GB 再次排名靠後,分別為 0.226MB/s 和 0.485MB/s。 緩存性能顯然要好得多。

在 4K 寫入延遲方面,東芝 SSHD 500GB 的平均 4K 寫入延遲為 8.06 毫秒,位於該組的後面,但其 4 毫秒的最大 35.24K 寫入延遲位於該組的上端。

我們的最後一系列綜合基準比較了一系列服務器混合工作負載中的硬盤驅動器,隊列深度從 1 到 128。我們的每個服務器配置文件測試都強烈傾向於讀取活動,從 67% 讀取到我們的數據庫配置文件到 100% 在我們的網絡服務器配置文件中讀取。 在我們所有的混合工作負載中,東芝 SSHD 表現出色。 對於每項測試,它與 Seagate Gen2 一起排名第一或第二。 總體而言,SSHD 的性能明顯優於標準 HDD。 與 Gen2 的 3 RPM(希捷將筆記本電腦硬盤標準化為 7,200 RPM)相比,Gen3 相對於 Gen5,400 的輕微性能優勢來自其 5,400 RPM 的旋轉。

第一個是我們的數據庫配置文件,67% 的讀取和 33% 的寫入工作負載組合主要集中在 8K 傳輸大小上。

我們的數據庫配置文件顯示 Toshiba SSHD 500GB 穩定在大約 75 IOPS,峰值為 76 IOPS。 這些數字處於該組的低端,但是緩存的數字當然要高得多。

下一個配置文件著眼於一個文件服務器,80% 的讀取和 20% 的寫入工作負載分佈在從 512 字節到 64KB 的多種傳輸大小上。

在文件服務器配置文件中,東芝 SSHD 提供的性能低於競爭對手,峰值為 102 IOPS,穩定在 99 IOPS。

我們的 Web 服務器配置文件是只讀的,傳輸大小從 512 字節到 512KB 不等。

Web 服務器數量也排在小組後面,達到峰值並穩定在 105 IOPS 左右。

最後一個配置文件查看工作站,使用 20K 傳輸混合使用 80% 的寫入和 8% 的讀取。

將數據四捨五入,在我們的工作站配置文件中,東芝 SSHD 500GB 的峰值約為 113 IOPS,並穩定在 100 IOPS 附近。

消費者真實世界基準

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試圖將隨機 4K 寫入速度轉化為日常情況是相當困難的。 它有助於在每種可能的設置下比較驅動器,但它並不能真正解決更快的日常使用或更好的遊戲加載時間。 為此,我們求助於我們的 StorageMark 2010 軌跡,其中包括 HTPC、生產力和遊戲軌跡,以幫助讀者了解驅動器在其條件下的排名。

第一個真實測試是我們的 HTPC 場景。 在此測試中,我們包括:在 Media Player Classic 中播放一部 720P HD 電影,在 VLC 中播放一部 480P SD 電影,通過 iTunes 同時下載三部電影,以及通過 Windows Media Center 在 1080 分鐘內錄製一個 15i HDTV 流。 具有較低延遲時間的較高 IOps 和 MB/s 速率是首選。 在此跟踪中,我們記錄了寫入驅動器的 2,986MB 和讀取的 1,924MB。

在 StorageMark2010 HTPC 4K 磁盤捕獲中,東芝 SSHD 500GB 提供了強大的性能,提供了組中最大的吞吐量和最低的延遲。 該驅動器推出了 80.3 MB/s、1080.03 IOPS 和僅 7.39 毫秒的平均延遲。

我們的下一個真實測試涵蓋了遊戲環境中的磁盤活動。 與 HTPC 或 Productivity trace 不同,這個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驅動器的讀取性能。 簡單細分讀/寫百分比,HTPC 測試為 64% 寫入,36% 讀取,Productivity 測試為 59% 寫入和 41% 讀取,而遊戲軌跡為 6% 寫入和 94% 讀取。 測試由預配置了 Steam 的 Windows 7 Ultimate 64 位系統組成,其中已經下載並安裝了 Grand Theft Auto 4、Left 4 Dead 2 和 Mass Effect 2。 跟踪記錄了每個遊戲從一開始加載的大量讀取活動,以及遊戲進程中的紋理。 在此跟踪中,我們記錄了寫入驅動器的 426MB 和讀取的 7,235MB。

在 StorageMark 2010 Gaming Mark Capture 中,東芝 SSHD 500GB 接近該組的中上游,但仍落後於第二代和第三代希捷 SSHD。 它提供了 63.66MB/s、1,181 IOPS 和 6.73ms 的平均延遲。

電源消耗功率

對於任何筆記本電腦驅動器,功耗都是用戶的一個重要因素。 功耗的主要來源縮小到明亮的屏幕或使用的存儲設備。 在接下來的測試中,我們記錄了小範圍綜合基準測試的平均功耗。

我們測得 2.11GB 的實際閒置率僅為 500W,1.71TB 為 1W,而 1.57GB 的有效功率值僅為 2.33-500W,1.65TB 為 2.5-1W。 我們的隨機讀取模式在啟動之外具有最高的功率值,而寫入活動測試具有最低的功率值。 同時,2.72GB 的啟動功率要求僅為 500W,3.19TB 的啟動功率要求僅為 1W。 這些數字非常低,除了閒置功率值之外的所有功率值都超過了我們測試過的 Seagate SSHD。

結論

東芝 SSHD 主要為筆記本電腦用戶設計,他們正在尋找能夠使他們保持高容量點同時仍能實現 SSD 提供的某些性能的存儲。 東芝 SSHD 僅提供 8GB NAND 閃存,與 320 毫米薄型規格的 500GB 或 7GB 以及 750 毫米規格規格的 1GB 或 9.5TB 相嚙合。 NAND 閃存利用東芝設計的自學習算法,根據特定用戶的訪問模式調整性能。 換句話說,8GB 的​​ NAND 存儲了一個“熱”池,訪問頻率更高的數據可以提高性能。

我們通過將 IOMeter 設置為 500MB 文件大小來評估 Toshiba SSHD 的緩存功能,並檢查它在緩存外部訪問時的運行方式。 在我們的大部分測試中,東芝 SSHD 在使用其緩存功能時處於或接近前列。 這些結果準確地顯示了消費者希望通過 SSHD 實現的目標。 命中緩存以通常接近 SSD 的速率提供傳輸。 我們在真實世界的測試中看到了這一點,東芝 SSHD 在 HTPC 測試中名列前茅,該測試評估了流式傳輸、下載和播放電影時的性能,我們在遊戲軌跡中也看到了這一點。 Toshiba SSHD 也表現出色,在 2MB 順序、4k 隨機、4k 延遲和服務器混合工作負載方面名列前茅。 另一方面,在整個測試過程中,命中緩存外部導致性能通常落後於某些可比較對象。

我們最初在這裡註意到,東芝 SSHD 提供了可靠的性價比。 它的性能 在緩存中非常好,我們最初看到的價格非常有競爭力。 然而,自評論發布以來,我們收到了更新的定價信息,將 Toshiba SSHD 500GB 設置為 159 美元,1TB 199 美元。 將該定價與其他 SSHD 價格進行比較,顯示出相當大的差異。 一些 SSHD 可以按該成本的 50-75% 購買。 毫無疑問,東芝 SSHD 提供相對於傳統 HDD 的性能增強,它的價格可能超出某些消費者的承受範圍。

優點

  • 卓越的緩存性能
  • Consumer Real-World Benchmark 吞吐量和延遲都很強
  • 與 Seagate SSHD Thin 相比,活動功耗低

缺點

  • 緩存之外的驅動器性能低於某些同類產品
  • 8GB NAND 的限制(相對於 16GB 或 32GB)
  • 定價遠高於同類產品

底線

東芝 SSHD 採用專為筆記本實施而設計的外形規格,因此用戶可以受益於強大的容量點,同時利用 8GB NAND 閃存獲得更接近 SSD 速度的性能。

討論這篇評論

Amazon.com 上的東芝 SSHD